著名艺术家石维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
原创 2017-05-15 中国新长城组委会 新长城传媒 新长城传媒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
草书乃中国文字最为简约的书体。据史记记载:"战国时,楚怀王使屈原造宪令,草稿未上,上官氏见而欲夺之,盖草书之祖起于。"据此故有草书缘起于草稿之话,可见战国时已有草书的形成。真正草书始于汉,其演变过程,自先有"章草",而又有"今草",再又有"狂草"等书体。
在中国当代书坛,石维加先生以一手形神兼备的草书在国内外大展上频频荣获大奖,成为书法实力派翘楚才俊的代表人物。1982年7月,石维加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1990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获得鲁迅美术学院 美术艺术硕士学位。他深入研究美术理论,强化实践创作,不盲目追随流行的取法方式,反倒使得他的书法具有独立的品格。正是这品格,成就了他纯粹的艺术学术品位,也成就了他不与人同的独特的书法魅力。
石维加先生深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他善于学习与总结。观其书作,那纵横捭阖,笔翻波澜的奔放之势,其运笔忽徐忽疾,墨色时浓时枯,落纸云烟,气魄豪爽。整幅雄肆大气,气势流畅贯通,字之结体稍倾斜,产生一种奔腾不息的动势,天机充盈,激情荡漾,很富有艺术感染力。
《书谱》云:“取会风骚之意;阴舒阳惨,本乎天地之心”。
石维加先生的草书存隶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连急救。既保留隶书的波磔灵动,意趣古朴,又多草书的俯仰呼应,点画牵连,字形流动活泼,婉若回鸾。他书作之行笔,乃快捷连绵之墨线,省减笔画而成之。草书之墨线,乃书家自我心灵之表露,语言载体也。情动者而言形之,笔动者而意达也。

有诗云:
草书笔法尽习研,长年累月总开篇。
精湛功底源法度,富笔涂来亦自然。
线舞龙蛇笔在先,优雅意境字里眠。
森严楷体无相比,心灵飞动比画仙。
石维加先生以书寄情,堪称妙哉。草书如画,意亦如画也。观其书之运笔,线条简约连绵,富有诗情画意之美;意境深远,乃激情灵感之交,草书之美同于画美也。
石维加先生在用笔中多是露起露收,一般起笔侧锋,收笔侧锋,行笔中锋,笔画间呼应紧密。线条曲线变化,随意跌宕起伏,柔中有刚,方圆并重。他突出笔画中宜转宜折,转而多折,折中有转的灵活性。将一种符号书法代替一字或偏旁,以达到一种抽象的艺术效果。
在书写过程中石维加先生讲究墨色的浓度枯润干湿的变化,笔画间的牵丝映带,或字内丶或字间形成虚实对比,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活力。整篇看他的书作,两丶三个字连为一气,成为一种“综合结构”。单看每个字不一定重心平稳,但都气足势全。字态五花八门,极尽变化。

在看看石维加先生的油画:
石维加先生的画作中西融合,他将中国传统的线条与西方色彩丶构图丶形体相融,形成独有的绘画风格,深受国内外欢迎。画作中的光线多为暖色光束,给画面平添一丝柔和的暖意。画中的点线面,精心安排,宁静与张力丶倾斜与平衡都保持着统一性,赋予画面以新的生命。

石维加的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比赛和展出。2005年第八届海内外书画精品展其作品荣获金奖,2006年第六届“黄山杯”全国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大赛,其书法作品荣获一等奖。同年8月“第十一届巴黎中国文化艺术交流展”荣获金奖。2009年第四届加拿大诗书画大展荣获金奖。2016年石维加应邀参加法国卢浮宫艺术沙龙展,其书法荣获金奖。石维加曾荣获“99全国百名杰出书画家”丶“中国书画名人”丶“奥运风云人物”丶“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等荣誉称号。2017年石维加荣获“中国长城文化金奖”,被授予“中国长城艺术家”荣誉称号。
面对石维加的书作,观者不仅看到点线的跳动,更能体会和领略到其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深度,会感觉到一个丰满而厚实丶理性而又个性的当代中年优秀书家的形象。俗话说:“字为心画”丶“文如其人”。石维加为人坦诚朴实,靠谱谦虚,不事张扬,具有中国传统文士的虚旷情怀。这平实做人,认真做事,勤恳作学问的人生态度,很值得青年一代的书法人学习和敬重。
中国新长城组委会推介 中国长城艺术家—石维加 艺名点墨留香
Chinese artist——Weijia Shi

笔翻波澜点线长 外师造化在书堂
气势如虹风云起 中得心源墨韵香
——长城君语

新长城艺术家频道
中国艺术家与民族品牌
全国媒体联播推介第一平台

2017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