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太好了。正好我最近也看了不少与死亡教育有关的书。这里的“癌症晚期患者”我们定义为已经失去治疗意义的患者。部分癌症可能发现的时候非常凶猛却还是有治疗意义(比如女性的滋养细胞肿瘤),不在讨论范围内。
我觉得面对癌症晚期患者,四个字,但求安心。让患者安心,让最亲近的家人安心。死亡无可避免,人人都有此日,愿大家平静度过。当然如果还有一线生机,我们最好还是勇敢的接受治疗,在癌症早中期的时候,勇敢的接受治疗,给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都多一点陪伴时间。出国看病给你的生命带来一线生机。

家属最好是能提前一点介入。如果患者的疾病还可以治疗丶但是5年生存率很低,那么在确诊的时候就应该面对现实,配合治疗的同时,趁着患者还有脑力丶体力丶财力,帮患者捋清人生最重要的事情,看看还有什么可以实现。
当然大家都想活久一点,想多享受人生,想看着孩子长大……然后呢?
我在翻译DK的《怀孕百科全书》的时候,里面有一个清单,写明分娩的时候首选什么样的分娩方式,谁来陪伴,站在产妇头侧还是胎儿娩出那一侧,谁来向亲友公布这个消息,什么顺序……
死亡也是一样的。你想在家里还是医院?希望哪些人陪伴?要不要气管切开?要不要捐献遗体?大概花多少预算?葬礼上放什么音乐?家里人按照什么样的习俗缅怀?
一切皆在控制。如果你明确知道要面对什么丶可以做些什么,会心安很多。当然死亡之后是什么感觉,谁也不知道。只能做好准备,然后踏上归途。
抗拒死亡,不愿面对,就留给最亲爱的家人一地鸡毛。像琼瑶女士最近就为此过得很痛苦。更有多少家人为遗产对簿公堂。
等这些都决定好,家属能做的就是接受医生的帮助。癌症晚期患者无一例外会遭受难以想象的疼痛。很多医院有疼痛处理方案,管理非常严格,但会尽量为癌症晚期患者考虑。从这个角度看,那些陷入昏迷的患者反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幸运的。
尽人事,知天命。了解你爱的人的真正意愿,帮忙做好安排,也是在解救你自己。愿你日后想起这刻,纵有不舍,尚能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