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丶浅析肿瘤发生的机理
现在医学界早就认识到,肿瘤细胞其实都是由生物体自身的正常细胞异化转变而成的,但这个过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我们知道生物体的细胞中的细胞核,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基因链,也就是DNA-RNA,细胞是要进行自我复制的,这个过程首先是要将基因链复制,是将基因链的两条拆开,然后从细胞液中的游离的高分子片段,根据分子链的相应耦合将一段段的分子配对地结合和链接起来,形成两条新的包含原来的遗体密码的基因链,然后细胞的其他部分也一分为二,就从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了。人类的基因由23条染色体组成,包含有30亿个DNA碱基对。正常情况下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体密码应该是要保持高度稳定的,以保持物种的稳定和延续。但凡事都可能有例外。
由于基因的复制过程中高分子之间的结合是靠分子键来实现的,但分子键不是很强的,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而连接上错误的高分子片段,这样就会形成错码或乱码。因为生命的遗传信息是由基因中不同的结合顺序即遗传密码来表达和传递的,错误密码就会传递错误的信息而改变和影响正常的生命形态和过程。虽然从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基因自我纠错能力能够基本维持基因的稳定,部分片段依然会出错而导致生物体的缺陷和病变。现在生理学和医学的研究已经初步探明有一些疾病与基因的缺陷有关系。
我们知道肿瘤细胞其实是生物体自身的正常细胞变化而成的,而这种变化在每个生物体中一直在发生。即使是健康的人每天体内也会产生数千至上万的新的肿瘤细胞,但人自身的免疫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掉这些少量的肿瘤细胞,避免这些肿瘤细胞累积和生长,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但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体内每天产生的肿瘤细胞数量大大增加,超出了免疫系统能够有效消灭的范围,肿瘤细胞就会出现累积和繁殖生长了,这样就可能会发展出肿瘤来了。
那么什么原因会导致体内产生的新的肿瘤细胞数量大量增加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应该是细胞内环境的污染和恶化,比如过多的自由基(分子间的电子缺失传递),细胞中的物理丶化学和生物污染,过多的放射线激活了一些错误的分子健丶错误的化学物质分子耦合了正常的基因键位,错误的高分子片段造成了链接的混乱,不同的基因错误带来不同的后果,有些就可能导致肿瘤细胞的产生。但并不是一有乱码就会出现肿瘤细胞的,这需要一些特定乱码的累积,包括先天也就是隔代累积遗传的和后天即本代产生累积的变异。所以肿瘤细胞的产生是有一定的条件和过程的。
组织的细胞是由干细胞分化分裂而来的。但肿瘤细胞是由出了错的干细胞过于分裂却不正常分化而产生的,并且不尊循正常的细胞分裂次数限制,这样就产生大量的低分化但高增长的失控的细胞团,这就是肿瘤。肿瘤细胞的总数快速增长到一定数量级就形成了可观测到的肿瘤。现代遗传学的研究发现人的基因链的两端各有一个帽子,由大约几十个高分子粒组成叫“端粒”,当基因复制一次即细胞分裂一次时端粒上就少掉一颗,这样分裂几十次后当端粒全部用完之后就不能再分裂了,这就到了细胞生理上的生命极限,这也就是遗传学上生物生命极限的奥秘所在。但肿瘤细胞并不遵循这个端粒控制的规律,而是能不受限制地一直分裂下去,这样肿瘤就可能长得很大很大。
肿瘤细胞里有比例比较小的(一般小于1%,但也可能更高)肿瘤干细胞和大量的一般肿瘤细胞。一般肿瘤细胞比较活跃,对治疗反应比较大,比较容易被杀死和控制。但肿瘤干细胞不太活跃,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反应比较小,有的甚至处于休眠状态,有些干细胞膜表面存在分子泵能将化疗药物排出干细胞外,就比较难杀灭,成为治疗的难点。这就是为什么在治疗的过程中大量的活跃肿瘤细胞很快被杀灭取得比较显着的效果,但过一段时间以后新的肿瘤细胞又大量地生长起来,这就是肿瘤干细胞这样的肿瘤“种子”细胞在起作用。
肿瘤的转移开始的时间其实可能比大多数人认为的要早得多。当从免疫系统的清除中漏网的肿瘤细胞发展出肿瘤原发病灶的时候,就有可能有些脱落的肿瘤细胞随着血液丶淋巴液和体液的循环,散落到全身的各个部位,大多数的部位可能并不适宜这些肿瘤细胞的生长,但也可能有些例外,这样游离的肿瘤细胞就可能会产生新的伴生或次生的病灶,这样的情况就是早期的转移。这样的肿瘤细胞转移的机制应该一直都存在,也就是说新的伴生或次生的病灶即新肿瘤的产生也应该一直在发生,包括中期和晚期的转移。只是肿瘤在太小的时候难以探测到罢了,但这并不代表它们不存在。当一个病灶里的肿瘤细胞数接近或达到10的8次方的时候,这个肿瘤的大小就达到数毫米或厘米级,就能被探测到了,这个过程可能要花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有些类别的肿瘤生长要快些,像子宫颈瘤等,有些则生长得慢些,像前列腺瘤等。
二丶浅析肿瘤的防治
我们初步了解肿瘤产生和发展的机理之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预防和治疗。
预防方面主要是改善体内的生理环境,降低肿瘤细胞产生的可能性和数量,尽可能地避免物理丶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污染,避免接受太强太多的射线照射,这其中也包括阳光中的紫外线和手机的辐射,有一些研究报告过度暴晒和皮肤癌以及过多使用手机和脑瘤之间的关系,避免摄入过多的重金属盐丶农药和化肥及工业化学品,变质发霉的食物,烤焦的肉类,熬煮太久的火锅,及放置太久的饭菜尤其是蔬菜类,减少细菌丶病毒等微生物的侵入等。预防的另外一个主要方面是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充分休息,均衡的营养和适度的运动与锻炼,避免抽烟和熬夜等不良习惯。强大的免疫系统是人体自身的最重要的防护,对于预防各种疾病包括肿瘤都是极其重要的。
定期的检查是早期发现肿瘤的重要步骤。肿瘤发现得越早,就越容易治疗。如果万一发现了肿瘤,积极及时地治疗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医学界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已经发展出很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人们应该多学习以了解不同治疗方法的原理效果及适用范围,并且要有所比较,这样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之后,在需要的时候就能很快地做出正确的选择,尽快进行有效的治疗。
传统的治疗肿瘤的方法主要是手术,化疗和放疗,各有利弊,也有些局限性和副作用。手术主要是切除已发现的肿瘤,主要适合于数量比较少且边界比较清楚和位置比较好操作的肿瘤,如果数量很多或已经对临近的器官产生比较严重的侵入性或肿瘤长在很难进行手术的位置,手术就不很有效或适合,并且有些手术本身也是有风险的,也会削弱患者体质和抵抗力。即使手术比较成功,也仅是切除了可以探测到的肿瘤,更小的病灶并没有被切除但可能过一段时间又长大成可探测到的肿瘤。化疗主要是将化疗药物通过静脉滴注输入人体,随着血液淋巴液及体液的流动和循环到达全身各处,化疗的主要问题是副作用太大,即杀死太多人体正常细胞,摧毁人体的自身免疫力,而且由于流经肿瘤的药物占的比例太低,对肿瘤细胞的杀灭作用又太低。放疗是用比较强的放射线对肿瘤区域进行照射来杀死肿瘤细胞,但也有副作用,主要在于射线也杀死正常细胞,并且射线本身也会促使基因出乱码而产生新的肿瘤细胞,而且不能对隐性的小病灶进行治疗。可见3种主要的传统方法都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一类新的方法叫介入治疗,直接用针类介入肿瘤进行治疗,包括物理的和化学的,如冷热消融和注入药物。这一类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治疗比较准确和集中,直接对肿瘤进行治疗,避免过度扩大化而误杀太多的正常细胞,并且避免手术的风险和不良作用,相对来说是优点更多缺点更少的疗法,而且一般不受肿瘤数量多少和位置的限制。
从美国留学工作后回到中国的于保法教授创造了一种改进型的介入疗法,是将某种经过比较选择的凝固剂加入到几种调配过的化疗药物中一起在CT或B超的引导下直接注射到肿瘤内部,这样高浓度的药物就能在肿瘤内部凝结成团而慢慢释放以延长起作用的时间,叫做"缓释库"疗法,经过15年3万多病例的临床治疗和改进,已经发展三代,第3代起名叫"优美匹克疗法",UMIPIC Therapy,是英文全名 Ultra-Minimum Incision Personalized Intra-Tumoral Chemo-Immuno Therapy的缩写音译, 即"超微创个体化肿瘤内化学诱导免疫治疗疗法"。之所以叫"超微创"是因为创口只有一个针眼那么超级小,比一般微创手术的创口还小得多。个体化是指对不同的病人的治疗方案都是不一样的,完全基于不同病人的不同情况。肿瘤内治疗指的是将高浓度的药物直接注入肿瘤内进行高效精准的治疗。化学免疫治疗指的是用的主要药物是针对特定肿瘤的化疗药物,但同时又加进了免疫诱导药物使得被杀死的肿瘤细胞脱落进入血液循环中作为抗原能激发人体自身的特异性抗体免疫反应来帮助杀灭分散微小的病灶之中的肿瘤细胞。一个方法能把多种优点集合到一起,并能避免传统疗法的弱点和副作用,是比较巧妙,且效果很好的。
最新评论
umi
2014/01/06
UMIPIC 优美匹克疗法
三丶优美匹克疗法 1丶 优美匹克疗法发展史及其含义 缓释库技术第一代,于保法教授早年研究生时期和在美国研究期间的思想,在美国导师的带领下攻克研究并在回国后总结了百年国内外肿瘤内化疗的基础上完成的一项具有肿瘤内缓释化疗的革命性成果。 缓释库技术第二代,是1998年后,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留美归国医学家,于保法教授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办肿瘤专科医院,并在第一代缓释库技术临床应用的基础上,增加免疫佐剂修饰,让死亡的肿瘤细胞成为肿瘤免疫疫苗效应的功能,完成了第二代缓释库技术,大大提升了治疗效果,并获得中美澳三国专利。 缓释库技术第三代(更名为”优美匹克疗法”),是近年来,在科研和临床并举的基础上,创新的把国际抗癌联盟的TNM分期标准提升为TNMm新标准(见注释),从而更细分了肿瘤分期丶类型和治愈率提升机会。通过对缓释剂丶免疫佐剂丶化疗药物配伍方案的改进丶强化和创新,还发明了诸多技术秘诀,完成了第三代缓释库技术。 2丶优美匹克疗法的五大优势 1)靶位超级杀灭力。它将化疗的全身给药变为局部给药,利用缓释技术,药物中加入特殊的药物扩散和分布剂并增加一定的压力,以保证药物在肿瘤内形成均匀分布,迅速在病灶处形成半液态药物罩(类似果冻),将药物浓度从全身给药的<5%提高到>95%,同时延长药力作用时间数十倍(累计3次给药,保证药物作用时间长达20多天,相当于四个肿瘤增值周期内持续超高剂量杀灭治疗),提高癌细胞杀灭力数百倍(即使癌干细胞也不能存活)。 2)毫米级精准的空间靶向。采用高科技超细双管治疗器,在B超丶CT影像设备引导下,对病灶进行毫米级调校,实现精准定靶,大小病灶通杀。特别对微小病灶,或紧邻血管丶神经的危险病灶,实现多角度精准定靶零距离歼灭病灶。歼灭只作用于肿瘤细胞,不会对周边正常器官造成损害。 3)超微创的时间靶向。超级微创手术,创伤小丶恢复快丶并发症少丶可重复应用。在PET-CT等高精度检查设备支持下,早期微小癌症病灶变得可见。可见一个,杀灭一个,将癌症变成一个持续可控的慢性疾病。 4)“起义式”自体免疫靶向。抽取患者肿瘤组织生产自体肿瘤疫苗,再重新注入患者体内,刺激机体产生抗肿瘤抗体或淋巴细胞,是现代生物治疗技术的最新成果。但从提取到培养,受时间丶成本丶病情等条件限制,实施困难。优美匹克将生产抗体或免疫淋巴细胞的车间从体外转移到体内,把肿瘤歼灭死亡过程同时变为疫苗突击式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特异性的T淋巴细胞或抗体,去控制相关的病灶(包括T残留丶N丶M和微小的m)。 5)多变抗原性追踪疫苗靶向。普通放和化疗极易迫使癌症细胞特别是癌症干细胞进化变异,形成强抗药性的新一代癌症病灶,使得现行技术手段均束手无策。而优美匹克对新一代转移癌症病灶(无论多少代),都可以继续追踪缠绕扑杀和疫苗制造;优美匹克药物还根据不同的肿瘤部位丶病理特性进行配伍,根据15年治愈力提升的丰富循证案例,保证方法的有效性丶精准性丶高效性丶个体性和可重复治疗性,给晚期和垂危患者带来重生的机会。 3丶优美匹克适应症 1)基于疗效的适应症:鼻咽癌丶口腔癌丶肺癌丶食道癌丶胃癌丶肠癌丶肝癌丶胆囊癌丶胆管癌丶胰腺癌丶肾癌丶膀胱癌丶子宫癌丶卵巢癌丶乳腺癌丶前列腺癌丶睾丸癌丶甲状腺癌丶皮肤癌丶恶性淋巴瘤丶骨肿瘤。对手术失败,术后复发,不能和不愿手术者。对放化疗失败或不能接受放化疗者。 2)基于根治丶治愈率提升和长寿机会的重点适应症:胰腺癌丶肺癌丶肝癌丶乳腺癌。早期原发性癌症,八十岁以上患者。 3)非适应症:颅内瘤丶白血病和弥散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