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有益菌产生消炎丶抗氧化物质,合成营养成分,滋养和保护身体;有害菌则产生毒素丶致癌物,可能引发认知功能障碍丶肥胖甚至癌症。有一些饮食习惯会让肠道中的有害菌加快生长繁殖,导致菌群失衡,应该引起大家注意。
  吃太油。长期高油丶高脂饮食,吃太多肉,植物类食物吃得少,会导致肠道中的坏细菌增多丶好细菌减少,肠道产生的毒素增加,保护能力下降。此时,人体免疫系统就会介入,身体开始“发炎”。这种慢性炎症会引起脂肪异常堆积丶肥胖,进而诱发胰岛素抵抗丶动脉粥样硬化等改变,增加糖尿病丶冠心病丶神经退行性疾病丶癌症等患病风险。
  不注意饮食卫生。细菌,尤其是致病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再有营养丰富的培养基(食物),它们就大肆生长,造成食物中细菌成千倍丶成万倍地增多,如果平时饮食不注意卫生,身体免疫力又很低下的时候,进食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就使得进入肠道的坏“过路菌”数量远超过“常驻菌,这些坏细菌得势后,通过侵袭肠道黏膜丶释放细菌毒素使机体的体温升高,引发腹泻等各种疾病,所以除了要饮食健康以外,还要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来抵抗病毒的侵袭,提高免疫力。
  除了常喝酸奶等富含有益菌的食物,以下3类食物有助肠道健康,也应该多吃。一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除了红豆丶绿豆等粗杂粮,木耳丶海带丶裙带菜丶口蘑等菌藻类食物同样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利于有益菌生长。二是富含益生元的食物,益生元是肠道中成千上万有益菌的食物。洋葱丶豆类等食物富含益生元,能够给肠道益生菌补充养分;大蒜丶姜黄等食物中也含有丰富的益生元,有助有益菌繁殖。三是富含果胶的食物,苹果丶山楂丶香蕉等水果中富含的果胶是一种非淀粉多糖,可以为肠道中的有益菌提供能量,促进有益菌的繁殖和生长。此外,分解后的果胶产生短链脂肪酸,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