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6月25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在学校官网,向全校人员发表了一封名为《移民如同氧气》的公开信。信中谈到了中美关系给科研教育带来的影响,并表示为华裔学者目前的境况感到沮丧。

随着中美关系陷入僵局,移民政策收紧,研究人员被遣返,针对中国的贸易战犹如不断加剧的野火,逐渐蔓延到科技丶教育等多个领域。众多华裔学者和留学生们回过神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深陷尴尬的处境,生活变得如履薄冰。

确实,今年年初以来,每天都能看到华裔学者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新闻。本月初,一名UCLA的中国留学生就向媒体反映,她在过海关的时候“被关入小黑屋,…因为海关质疑她的转学成绩,还指出她在一个交友软件上频繁与不同的男生聊天有交集,怀疑她在做不正当的交易。”

另一名美国莱斯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告诉《环球时报》的记者,“本来的五年签现在变成一年一签。去年面签时,他的护照被美国驻华大使馆扣下一个月…..今年都不敢回家了。”

诸如此类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入学申请和信息审查,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美国签证政策的影响。

6月25日,麻省理工学院的校长在校园官网上发表了一番肺腑之言,为被政府政策和移民言论压迫的华裔学者们打抱不平。麻省理工的校长Rafael Reif表示,他“曾听MIT的华裔研究人员和学生说,他们在与政府机构打交道时受到了不公平的审查,甚至被污名化“,这让他“深感心碎”。

Reif认为华裔学者不该为极个别人员的恶意行为负责。很多华裔学者作为学者,教师,导师,发明家和企业家,不仅是社区的典范成员,也是美国社会的杰出贡献者。但他们辛勤付出,得到的回报却是普遍的不信任和不尊重。

Reif表示,MIT一直热情欢迎来自全球各地的学者,他希望大家不要对学术间谍一事杯弓蛇影,制造毫无根据的怀疑和恐惧气氛,人人自危,引发更大的矛盾。Reif更是指出,在历史长河中,大多数移民和其他弱小群体都承受了严厉的言辞和不公平的待遇,美国政府此刻的移民言论和政策可能会 “产生严重的长期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