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快报2019年7月20日内容看点: 川普突释中美积极信号 知情人透关键内幕
华为占比近50% 越来越多苹果用户转投
蔡英文称台湾将接收香港难民 被揭真相!
诺奖得主双面人生 本国做科研到中国捞钱
中国外交部是关系破坏部 北京怒揭阴谋!
海湾紧张升温 伊报复!英警告后伊再反击!
首先来看川普突然释放贸易战积极信号的新闻。
美东时间7月19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川普在白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姆钦与中方同行刚刚进行了非常好的对话。同时,川普还暗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有助于双方推进贸易谈判。
川普说:“我们正在与中国进行交易。他们经济表现不佳,是27年来最糟糕的一年。而我们的经济是最好的一年,让我们看看会发生什么。”
媒体分析,虽然川普的讲话释放出对贸易战积极的信号,但目前中美的僵局或许很难破。
据《南华早报》7月20日报道称,有美方谈判代表匿名消息人士指出,中美谈判之所以尚未重启,是因为双方未就使用哪个版本的文本达成一致意见。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教授王勇表示,美国希望中方回到4月30日第10轮会谈之前讨论的交易文本,而中方也要求美方考虑其要求,以使其更加平等。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时殷弘表示,大阪川习只是为双方重启谈判创造了机会,要达成协议仍会很难。
分析认为,目前,外界对贸易战的看法普遍消极悲观,川普释放的这一点积极信号或许无法说明什么。
下面来看华为挤占苹果份额,越来越多用户选择华为的新闻。
北京时间7月20日,调研机构Kantar给出的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数据显示,第二季度中,如果算上子品牌荣耀的话,华为手机目前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46.1%,苹果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从之前的19.4%升至19.7%,但仍远不及华为。
Kantar调研给出的数据显示,iPhone的整体出货量已经停止了之前疯狂下滑的态势,其市场份额略微有了一些回升,这要归功于前段时间的降价策略。苹果降价之后在中国市场份额只获得小幅改善,与目前中国消费者正在抛弃苹果品牌而转向华为等本土品牌的趋势有关。
数据指出,目前,华为手机的整体出货量上,已经超越苹果坐稳全球第二的宝座,不过在高端市场上,他们跟iPhone的差距还有些大,所以继续加码高端市场就非常有必要。
之前统计报告显示,超过800美元售价区间的手机,苹果还是遥遥领先,市场份额达到了74%,但是华为正在奋力追赶,其份额已经从2018年的第一季度的2%,提升至现在的14%。
下面来看蔡英文震撼表态,台湾将接收香港政治难民的新闻。
北京时间7月19日,据明报报道,有30余名香港“反修例”示威者近期赴台湾寻求庇护,另外30人正在等候处理。针对这样的情况,正在加勒比海地区对台湾邦交国圣卢西亚进行访问的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表态,如果示威者寻求“政治庇护”,台湾方面会按照人道的方式做适当处理。
针对蔡英文的表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应称:“我奉劝岛内有些人,不要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假扮慈悲,他们自己不过是个泥菩萨。”
不过,这些香港民众想留在台湾似乎并不容易。据台湾中央社报道,有台湾律师分析,认为这批冲击香港立法会的示威者未被香港警方拘捕或检控,也无法向台湾方面证明自己冲击过立法会,因为当时每人都戴着口罩。
而台湾目前未有“难民法”,所以官方对如何处理也无法可依。从香港移居台湾的“双独”分子梁文韬曾公开抱怨,台当局处理香港示威者来台居留一事的态度消极,只能以“旅游”的名义来台,再依照“个案”处理,“没有一套具体审查的机制。”
下面来看揭秘诺贝尔得主在中国的双面人生的新闻。
今日,由中国专业杂志《知识分子》发表的一篇文章引发广泛关注,此文章梳理了一系列资料,显示一些诺贝尔奖得主在中国的活动可谓形形色色,从本领域的专家变成了横跨多个领域的明星。这些得主在自己的国家认真做科研,但来中国大捞钱,文章梳理了背后的商业链条,质疑这样的情况是好是坏。
文章列举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在中国的经历。
诺贝尔物理学奖乔治·斯穆特,原本是一名天体物理学家,被誉为宇宙胚胎学之父,但来到中国后却被包装成为了投资生产养生丶保健器械公司的老板。
诺奖得主爱德华·莫索尔,是挪威心理学家丶神经科学家,领导了一系列脑机理的前沿研究。而来到中国后,为中医学院丶干细胞治疗公司丶健康管理公司站台,宣传合作。
文章还列举了很多诺贝尔得主的情况,并且指出,这些中国活动的背后推手是一家叫做拉德钫斯的中介服务机构,利用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追捧,赚取利益。
文章最后呼吁,诺奖得主的确是促进学术交流的一个有效手段,但要合理,如果让诺奖得主沦为人才中介的工具,成为不良的公司或产品代言人,那是需要警惕的。
下面来看北京反击外媒对中国外交部批评的新闻。
美西时间7月19日,据中央社报道,在中国外交部官员因强硬态度被外媒称为“中外关系破坏部”丶外交“战狼化”后,中国官方媒体发话反击,指西方中心论作祟。
此前,7月17日,据英国广播公司刊文指出,中国外交愈趋“战狼化”,强硬的外交言论可能已成为中国外交系统不成文的晋升考核标准。
18日,法广网分析最近中国外交部的发言,指中国和欧美的关系近年日趋紧张丶给人越来越敌对之感。中国外交部官员语气蛮横丶炮弹连连有关,不像是作外交丶更像在对外作战。
针对这样的言论,北京方面做出了反击。通过专业人士的发声,揭露了其中内幕。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认为,“外媒口中所说中国的这种强硬,恰恰说明了西方当前对中国内政干涉的肆无忌惮,这种强硬是对西方干涉的有力回应。”
中国社会科学院战略室主任薛力则说,在西方看来,中国现在力量强大了,说话也不像以前那么谦逊了,所以有所谓中国外交强硬的批评。“这背后其实是现代版‘西方中心论’的一种表现”。
下面来看海湾局势冲突对峙加剧的新闻。
美西时间7月20日,据媒体报道,在英国宣布向波斯派遣第三艘战舰后,海湾局势再升级。伊朗也扣押了一艘英国油轮,双方你来我往的口水战打得正欢。
北京时间7月19日,伊朗表示,在霍尔木兹海峡扣押了一艘挂有英国国旗的油轮“史丹纳帝国”号,因为其在通过霍尔木兹海峡时违反国际法律和法规,曾与一艘伊朗渔船相撞,并且无视后者发出的求救信号。
北京时间7月20日,英国大臣亨特周六就此事发表了一份声明,指责伊朗的做法。并警告若不释放油轮,伊朗将面临严重后果。亨特在推特上发文,称他担心伊朗选择了一条“危险道路”。随后法德等欧盟大国也表达了对伊朗的谴责。
在英国发表警告后,伊朗外长回应,称此举遵守国家海洋规则,并呼吁英国应停止充当美国“经济恐怖主义的帮凶”。
据悉,目前这艘船已被护送到伊朗霍尔木兹甘省的沿海水域,接受进一步的法律程序和调查。美国和英国还怀疑另一艘名为Mesdar的英国籍油轮也被伊朗方面扣押,但伊朗对此予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