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秦庆丰先生(国家武术高级教练,中国武术八段)在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西安)上荣获优秀奖金牌,随将家学首次公诸于世;1991年,代表中国参加在日本举行的中日武术交流大赛,此拳荣获一等奖;1990年,成立北京市武协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秦庆丰先生首任会长;目前,研究会由6名博士和12名硕士为核心,始终坚持系统训练和理论研究工作。
三十年前北京大学武术教练组(秦庆丰先生担任教练组组长)在北大团委和学生会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下,开展了卓有成效和独具特色的武术教学活动,受到国家体委丶中国武术研究院及全社会的支持与关注。它像一面旗帜,点燃了全国大专院校武术活动的蓬勃兴起。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重启讲学及教学活动,旨在建立新的教学理念:“让中国传统武学更多地融入深厚的人文环境,促进武术文化向先进文化和科学文化的良性互动,以特定的文化理念;特定的价值追求;特定的精神风貌,推动传统武术新的发展思路;新的武学境界;新的传承理念:使大学生从武术的爱好者成为志愿者,从志愿者成为责任者,从责任者成为传承者。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科学创新为核心的时代文化精神。
着名少林五形八法拳源于宋末元初时期“少林大金刚拳”,至明末与当时秘传于少林寺的“五拳”互为精华丶融为一体,传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为具有独特北派风格的“少林五形八法拳”,清雍正后期传入秦门家族。传统少林五形八法拳以“大金刚拳”为本源,以“五拳”为主体,以“八法”为基础;以拳禅一体丶内外合一丶形神兼备丶功法相济为中心;以功德悟道丶智仁勇戒,尚武励志丶陶冶情操为内涵;其内容与方法,研究与实践的整体格局,具备了其特殊的内在规律和运用价值,塑造了个性鲜明的文化特征和拳法魅力。少林五形八法拳依据人体神丶骨丶力丶气丶精等五大生命要素为内核;因此内功练习十分注重:龙形练神丶虎形练骨丶豹形练力丶蛇形练气丶鹤形练精。在拳法表现形式上十分讲究:龙形丶虎坐丶豹威丶蛇灵丶鹤神,故五种拳法因势随形,应机而动。其“八法”包括:内功法丶外功法丶意念法丶拳法丶腿法丶身步法丶擒摔法丶发声用气法。遵循“功以法致用,法以功为基”的功丶法互为运用原则,故拳术技法凶狠丶实战能力较强。
最新评论
萧远山
2014/05/18
这里都能看到少林五形八法拳,牛。 :o :o :D :D
jollin
2014/05/16
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简介
秦庆丰会长,一九四九年生于北京。自幼习武,十五岁在家父秦铁英先生(曾任保定军校陆军教官兼国术教官,同盟会员,爱国将领)严格督教下承袭家学“两功丶三法九兵”(即少林五形八法拳丶大金刚拳丶十八罗汉掌丶少林十大功法丶中国秘传长寿功及少林镇山棍丶金刚大刀丶秦门步战刀丶秦门戟丶紫微棒丶金刚剑丶提炉枪丶金锤刺丶双手带护门刀等兵器)。 一九七五年担任专业教练,1982年,代表北京武术代表团(秦庆丰先生)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西安),其家学少林五形八法拳荣获优秀奖金牌;同年,开始组建首都高等院校武术协会,得到国家体委丶中国武术研究院的大力支持,相继在北京大学丶北京外国语大学丶北京科技大学丶北京理工大学丶北京计算机学院等高等院校武术协会(及各国留学生)传授此拳,担任名誉会长及教练组组长。十余年来,指导训练大学生二千八百余人,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1990年,正式成立北京武协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首任会长;相继接纳了美国丶日本丶英国丶俄罗斯丶印度尼西亚丶法国丶马来西亚丶刚果丶德国丶瑞士等国家的武术爱好者丶教练学习组及武术专修人员和团队,系统传授武术理论丶教学训练法丶防卫技术丶传统功法等; 相继在《中国体育》(英文版)丶《新体育》丶《武术健身》丶《中华武术》丶《世界体育大观》丶《中国青少年训练》丶《中国武术》(日本)丶(中国武术》(美国)等刊物发表文章丶学术论文百余篇,计500余万字,在国内丶台湾丶香港及日本丶美国出版《少林五形八法拳与实战术》丶《北派少林拳》丶《少林十大功法》丶《少林大金刚拳》等专着8部,拍摄教学录像带丶光盘五部。《中国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专题介绍其事迹。传略已入编《中国武术人名辞典》丶《国际名人录》丶《世界名人录》等60余部辞书。《武魂》丶《搏击》丶《中华武术》等杂志均以封面形式介绍其事迹。目前任国家武术高级教练丶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丶北京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丶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理事丶中国-功夫网首席专家丶世界搏击协会名誉会长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丶中国武术八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