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是一种非常好的天然化合物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它可以在海藻、番茄和其他任何你所说的鲜味食物中找到。味精基本上就是浓缩的鲜味。所以,不管怎么说,《韦氏词典》(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对“中国餐馆综合症”(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仍然有一个直截了当地的定义,这让人感到有点惊讶。

Vice指出,中餐馆综合症(CRS)这个术语可以追溯到1968年,当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刊登了何文国(Robert Ho Man Kwok)博士的一封信,他在信中使用了这个短语,描述了在中餐馆用餐后出现的麻木症状。它在过去一直受到挑战,包括在过去的十年里,像食品科学家和作家哈罗德·麦基(Harold McGee )和百福人戴维·张(David Chang)这样的人物。

https://twitter.com/MrEddieHuang/status/1217127056879677441?ref_src=twsrc%5Etfw%7Ctwcamp%5Etweetembed%7Ctwterm%5E1217127056879677441&ref_url=https%3A%2F%2Fwww.grubstreet.com%2F2020%2F01%2Fcampaign-targets-chinese-restaurant-syndrome-in-dictionary.html

本周,厨师兼作家黄颐铭(Eddie Huang)和电视节目主持人让娜·麦(Jeanne Mai)在社交媒体上喊话《韦氏大词典》(MerriamWebster)。他们的推文是味之素(Ajinomoto发起的#redefineCRS (重新定义中餐馆综合症)运动的一部分。味之素是一家日本公司,创始人是一位发现了如何分离味精的化学家。在给《纽约时报》的电子邮件中,黄代表所有知道写作的人说:“我很震惊,中国餐馆综合症竟然是字典里的一个真实术语。让娜·麦补充说,听到这个定义“很伤人,因为我知道它浸淫在几十年的仇外情绪中”,但不认为它“应该被简单地移除”,而是重新定义。

《韦氏词典》的高级编辑艾米丽·布鲁斯特对Vice网站说,他们之前没有任何人就这个词联系过他们的记录,这个词条将会被重新审核。她还补充说,词典的目的是提供关于单词意思的准确信息,包括“提供关于某个用法是冒犯性的还是过时的信息”。

布鲁斯特在给《纽约时报》的电子邮件中写道:“我们记录语言——我们不创造、批准或推广任何特定的词汇;说这种语言的人就是这样做的,我们提供了这种用法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