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中秋时节,客居异乡,明月当空,辗转反侧,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不同时空,相同场景,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一刻凝聚,不自觉地喃喃吟唱,那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家喻户晓、老少皆宜的名诗《静夜思》。
公元726年,时年26岁的李白,客居扬州。正是风华正茂,白天忙忙碌碌,无暇他顾,可一到晚上,思绪总是不期而至。在秋天一个月明星稀、夜深人静的夜晚,诗人看到皎洁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诗人又顺着月光抬起头来,看着天空中一轮皓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妈妈的眼睛。于是提笔写下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家喻户晓、老少皆宜的《静夜思》。全诗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没有夸张大气的类比,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倾诉游子思乡之情。文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然而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全诗构思细致,脱口吟成,浑然无迹,内容单纯,却又蕴含丰富;内容直白,却又给人无穷回味。仿佛不像李白惯常的作品,但却是千百年来,最为触动无数背井离乡、思念故土的异乡人的心灵。
请欣赏经典古诗4之李白《静夜思》:
https://go.onelink.me/8Aab/c5f4fe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