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华尔街日报 报道 一些身在美国的,支持川普政府对北京的强硬立场的,最有影响力的中国持不同政见者和人权活动家站了出来,支持川普“美国大选普遍存在选举舞弊”的不实指控。

盲人法律维权人士陈光诚频繁地发推声称川普赢得了大选。宗教领军人物傅希秋支持川普律师西德尼·鲍威尔(Sidney Powell)声称古巴和中国为选举提供了“共产主义资金”的指控。

还有王丹,1989年天安门广场上学生示威的领导者之一,曾表示他要推迟承认拜登当选,并批评了他认为有偏见的媒体。

大选中没有出现大规模选举欺诈的证据。

很多被川普与北京对峙的意愿圈了粉的异议人士因政治活动而在中国被拘禁后逃到国外,反而情愿忽视川普在本国被批评家们指出的破坏媒体自由和民主体制的行径。

华盛顿威尔逊中心(Wilson Center)基辛格研究所的中美问题研究人员钟瑞(Rui Zhong)表示:“他们不会根据川普的国内政策来评判川普,而是把他当作是实现他们对中国的愿景的一个途径。”

对于异议人士来讲,拜登的胜利正中共产党的下怀,因为川普及其对华强硬政策会被他们认为更软化的民主党所取代。

“川普先生因对中国的果决而赢得了我的选票。”傅希秋先生说。他是一位在中国出生的基督教活动人士,在克林顿时期获得了美国的庇护。他列举了川普的宗教自由政策,针对中国高层官员的制裁,以及对中国技术巨头华为公司的打击。

拜登表示他将加大在人权领域对中国的压力,并且比川普更倾向于采取多边方案。拜登曾经表示,他将会在气候变化这样的全球问题上寻求与北京的合作,但不会取消川普政府增加的关税。

当谈到迅速蔓延的疫情等国内问题时,傅稀秋说他不觉得川普有什么过失,反而是中共应为将冠状病毒传播到了美国而负责。

即使川普在今年年初赞美了中国国家领导人以及其对新冠病毒的应对,淡化了中国的新疆西北地区的维吾尔人大规模拘禁,并说香港抗争运动是贸易谈判潜在的包袱,傅希秋先生和其他人也一直着支持川普。

傅希秋先生说:“他所做的比过去任何总统都要多。”

根据亚裔美国人法律辩护与教育基金会的一项研究,在2016年总统大选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美国华裔为川普投了票。

但是许多在中国大陆出生的流亡者是不同的。滕彪,在美国的一位杰出的中国律师,也是一位类似那些不那么支持川普的古巴反共流亡者那样的川普批评家。滕彪先生说,川普的强人形象可能会吸引许多流亡的中国人,因为他们把川普看作是能与中国领导人势均力敌的人物。

一些在中国经历过审查制度的在美异议人士说,他们对电视台切断了川普大选后宣称自己获胜并指控选举欺诈的新闻发布会感到愤怒。

几家电视台说他们切断新闻发布会是因为川普正在进行虚假陈述和未经证实的指控。 美国的新闻自由允许新闻媒体做出这样的决定,但是一些异议人士表示,他们将媒体视为可以做出公众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的决定的另外一个权力当局。

“对话中国”,位于华盛顿的一个旨在发动海外华人民主运动的智库,其现任负责人王丹先生说:“媒体无权决定人们可以听什么或者不可以听什么。”

王丹先生没有散布选举欺诈的指控,他同时也表示愿意接受关于大选的司法裁决。

著名艺术家,异议人士艾未未分享了王丹先生对言论自由的看法。他在过去一周内转推了许多帖子和视频,试图引发对拜登获胜的大选结果的怀疑。

当一些推友指责他散布未经证实的指控和基于这些推文的阴谋论时,艾未未评论说支持川普在法庭上对结果进行斗争的权利。 艾未未转发的一篇文章说:“在民主社会中,我们必须允许'错误资讯'。我们通过各种澄清的方式来寻找真相。”

艾先生,一个已经发布了用中指对准纽约川普大厦和白宫的图片并且还转发了一些推文以消除选举欺诈指控的挑衅者,没有回应置评的请求。

威尔逊中心的钟女士担心,艾先生的许多追随者将他视为一个可信的信息来源并且不一定会与他所有推文进行深度互动,以至于加剧未经证实的指控和错误资讯。

陈光诚先生,一位法律维权人士,他从软禁中的逃脱和随后在2012年的飞往美国让他成了名人。他发表了类似的大规模选举舞弊指控,包括Falun Gong媒体的报道。截至周六晚,英语版Epoch Times的选举地图显示的是川普以232张选举人票领先于拜登的227票。

陈光诚先生说:“我最近发布了许多Falun Gong媒体的文章来平衡一些主流媒体关于大选的叙事。” 陈光诚有111000个推特(Twitter)关注者,并且在8月份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了演讲。

滕彪先生表示,严重挺川倾向和鼓吹“匿名者Q”(QAnon)阴谋论的Falun Gong出版物通过迎合中国移民的需求来建立听众群,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为一个充满错误资讯的新闻环境做出了贡献。Epoch Times的出版商未回应置评请求。

王丹先生相信他对川普的支持不应该令外部观察者们感到惊讶。 “只有我与他们持有相同的看法,他们才愿意消停吗?” 他在写给《华尔街日报》的电子邮件中写道。

(编译 Denise W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