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斗彩鸡缸杯拍出2.3亿,斗彩鸡缸杯最牛逼?行家:宣德五彩才是传奇!
历史记载中的——宣德五彩:明代的沈德符在《敝帚轩剩语》中记载:“本朝窑器用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为今古之冠,如宣品最贵,近日又重成窑,出宣窑之上。”
明代谷应泰在《博物要览》中称:“成窑上品无过五彩葡萄撇口扁肚靶杯,式较宣杯妙甚。五彩宣庙不如宪庙……宣窑五彩深厚堆垛,故不甚佳,而成窑五彩用色浅淡,颇有画意……”

承前启后的艺术珍宝——宣德五彩
宣德时代,由于皇帝本人的喜好以及支持,御窑厂创烧了许多新的瓷器品种,这些品种不少都成为后朝竞相模仿的名品。如知名的宣德五彩瓷,宣德仿宋瓷,以及各种颜色釉瓷器。在釉色上,表现形式上,器物造型以及纹饰的组合上,宣德一朝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发展。在这里,宣德五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对于彩瓷的发展,对于中国瓷器历史来说是承上启下的。

宣德五彩龙纹净瓶它是受到元代红绿彩的影响,在宣德成熟红彩的基础上开拓性的首创了五彩这个新的品种,使中国瓷器跃上了更美的境界。
宣德时期,可以说青花是十分成熟的,红绿彩也比较成熟,再加上宣德红彩的成熟,烧造出灿烂夺目、美不胜收的五彩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它对于此后的成化斗彩(宣德本身就有斗彩,不过还不成熟),万历、嘉靖五彩以及清三代的粉彩、珐琅彩有着极大的影响。
可以说,没有宣德五彩就不会有成熟的斗彩(成化及清雍正、乾隆斗彩)和万历、嘉靖五彩,也更不会有粉彩和珐琅彩。
后世不可复制的精品——宣德青花五彩:宣德时期生产的瓷器,不但制作精巧,而且品种繁多,釉上彩、釉下彩、单色与杂色釉均有烧制。特别是青花五彩,洒兰釉品种的创新给宣德瓷又增添了不少迷人的传说。

其中,青花五彩是釉下彩和釉上彩的结合,后来的斗彩也是再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宣德青花五彩更是后世不可复制之物,青料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也就只有苏麻离青,再加上宣德时期高超的工艺性,使得宣德时期的青花一直被认为是明代青花之冠。
但有关宣德青花五彩瓷的记载不多,实物也少见,现在陶瓷学术界已经公认的一是在西藏发现的有“大明宣德年制”款的荷塘鸳鸯纹碗。二是现藏于美国纽约唯佳艺术馆的大明宣德五彩祥云龙纹净瓶(Sn17135A)。
宣德五彩瓷器,传世极少,就目前存世的宣德五彩瓷器只有四件半,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一件,西藏萨迦寺二件(碗),纽约唯佳艺术馆一件,景德镇御窑厂出土半件(残片拼接)。由此可见,宣德五彩比宋代汝窑,南宋官窑,元青花更为珍稀。就连北京故宫博物院这样顶级的权威收藏机构也未有收藏,也从未有宣德五彩瓷器的展示与报道,可想而知她的珍稀程度了!

宣德五彩瓷器,在1986年之前,是无人知晓的。它的发现甚至晚于元青花瓷器。发现之后,也没有大批所谓宣德五彩瓷器文物被鉴定和分别出来,景德镇御窑厂遗址1988年也只出土了极少数的残片,能拼成完整器物的就这么一个盘子。
纽约唯佳艺术馆珍藏的宣德五彩祥云龙纹净瓶,此瓶盘口小颈,鼓腹,器座作金钟式高足。细长管状流,无执。通体以白釉为底,整体饰七层纹饰,口下侧饰蓝柚团花纹,腹部饰五彩祥云龙纹,腹下部饰蓝柚图案花纹,再下是变形莲瓣纹,流部饰缠枝牡丹纹,足上部饰
冰梅纹,足下部饰緑釉红圈纹,足内部以青花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横款,朴拙苍健,古意盎然,画工精湛细腻,线条流畅自如。其构图疏朗自然,虚实相济,在浓淡相抹中独显宣德瓷器之豪迈气概。胎釉温润莹洁,宝光内蕴,历数百年而风采依旧,与青翠披离之青花相得益彰,由此可折射出宣窑丰富深邃的美学内涵。
此净瓶高562.5px,口径175px,腹径275px足径22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