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孩子上瘾丶伤眼
  赵红霞的女儿在华埠容闳小学上2年级,她则认为,不需要让手机进入小学。赵红霞说:“小学生上学丶放学都要家长或监护人接送,或者放学后课后班来接,课后班下课后,家人也要来接,根本不存在初中丶高中孩子,自己回家的问题,因为,我认为让小学生带个手机上学没有意义,再说孩子那么小,我也不会给她配手机,多不安全呀。再者,我担心女儿有了手机,上课就不专心听讲了,别说孩子,就连我们自己有时自控力也不强,老想玩手机上的游戏,孩子如果那样,哪还有心思上课呢?”
  PS1小学4年级学生家长江振兴说,“手机上都有游戏,孩子要是把手机带到学校去,玩游戏怎么办?我最担心的一是他玩游戏上瘾,一是他眼睛弄坏了。我想,不管学校允不允许,我是不会给孩子配手机的。但是,如果很多同学都有手机,他没有,会不会对他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呢?我不知道,所以说,最好小学继续禁手机。”
  有些家长在支持的同时,也表示了一些担忧。
  孙逸仙初中家长江健秋说:“我住在下东城政府楼里,那里常发生抢手机事件。我担心儿子在路上打手机,会不会被人抢走。带了手机反而不安全了。”
  布碌仑科技高中学生陈本杰明说,之前手机禁令规则很简单,即手机不能在学校范围内出现。但不同学校是用不同办法来检查学生执行情况,带有很大针对性。如:有的是用金属探测器来检查,对手机进校零容忍;有的是你可以带进去,但学校里不能使用,如使用看到了,就没收,没收后只能家长来拿;有的是第一次没收后放学时还给你,第二次才需家长来取,你看,一样的规则,却有不同执行办法,这有些不太公平。陈本杰明说,“同学们都认为禁止手机进校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希望尽快解除禁令。但禁令解除后,使用时还是需要制定一些规则的,比如上课时手机不能响,否则影响我们上课。但课前丶课后和free-period时,还是要允许我们用手机,查查作业,看看书,告诉爸妈到校了或离校了。”
  曾在Norman Thomas高中工作过的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表示,在那里学生进校前,要站在墙前,手脚张开,用探测器来查手机。“每次我看到这种情形,就感觉他们对待这些学生像罪犯一样,这很不公平。”
  在皇后区一高中当数学老师的林倩说:“我自己两个孩子都在亨特中学,作为家长,我真的支持解禁令,我家住在新鲜草原,每天早上两个孩子和朋友孩子一起carpool到学校,晚上他们自己回来,我真无法想像在课后不能与孩子用手机联系会是怎样的情形。但在学校,作为老师,我却要执行禁止令,这真让我陷入道德两难中。”

没有手机的日子里,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三五成群地聊天,玩游戏。家长担心有了手机,都成了低头族,孩子社交能力下降。本报记者李竑摄
  低头族多 影响社交
  学校图书管理员张蓓蕾则明确表示反对解禁令。她说:“手机让低头族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短信丶电子邮件和社交网路,学生也一样,这不是与真人在交往,面对面交流机会的减少会影响学生社交能力的发展。”
  高中辅导员赖老师说:“当时禁止手机进学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手机作弊,如今解禁,又再次面临这个问题。”
  自白思豪宣布到公校手机解禁,之间大约有将近2个月的时间,如此安排也算用心良苦。教育总监法瑞娜表示,学校不断采纳现代教学手段,iPhone丶iPad可成为教学工具,学校不应该禁止手机,而是怎样让手机成为更有意义的工具。她希望学生丶家长丶老师一起来充分商讨规则,根据各校具体情况,一起参与制定规则。
  目前,各校都在讨论制定各自的规则中。如何防止利用手机作弊,如何预防网路霸凌,在什么场合可以打开手机,何时不亍等成为讨论的重点。
  史岱文森高中在本周的大考中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提前一天用电子邮件通知学生第二天考试需把带来的手机都交出来,统一放在教室前的一个大桶里。第二天考试开始前,带手机的学生把手机和自己的学校ID绑在一起,放进桶里。9年级学生黄格雷表示,这种做法挺好的,能有效地防止考试作弊。
  如何解禁 大家支招
  徐晴表示,孩子学校的家长会丶学生会和学校在讨论时谈到了当学校出现紧急状况时,让不让孩子用手机通知家长的问题。“我们讨论后认为,不宜让学生用手机告诉家长,因为学生说的资讯是不全面不准确的,遇到紧急状况,还是学校统一打电话给家长比较好,以免造成家长不必要的担心或恐慌。还有如何保护隐私,防止网路霸凌也是我们考虑的重点。”
  黄女士说:“我赞成教育局指导意见的第一条,学生进校时手机必须关机放入书包或由学校统一存放,也赞成在老师指导下在课堂统一使用,但不赞成允许学生在午饭使用手机。其实学校吃午饭的时间都不长,这时用手机,边吃饭边看手机,不仅不卫生,而且饭也吃得慢,很可能饭就吃不完。再者,这时候用手机,就是玩游戏,发短信之类的,这些事不应该在学校里做。”
  刘焕然是学校家长委员会的成员,他表示,自己已经拟了几条规则,准备带到学校去,与校学生会的学生和老师一起研究。刘焕然的几条规则为:
  1.有携带手机到校需求的学生,需先填妥家长同意书,并送学校核备后,方可携带到校。
  2.手机可以使用的三个时段:(一)上学以前。(二)放学以后。(三)老师特定的课堂上。非使用时间一律关机。
  3.上课期间,家长临时有事也不可用手机联络学生。
  4.手机不借与同学使用。
  5.手机属于贵重物品,如携带进校,必须自行妥善保管,遗失自行负责。
  6.在校期间,学生禁止用手机传送及接送短信丶拍照丶玩游戏丶听音乐丶看影片及其他不当使用。不可将在学校内拍摄的照片丶视频上载到网路传播。
  至于违规处罚,刘焕然说:“我的想法不周全,不能公开。这需要跟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
来源:侨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