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哥谭派8月15日报道 经过多年的纠结,纽约大都会运输局(MTA)最终决定在纽约市最新的火车站为长岛铁路(LIRR)的乘客增设座位。


(来源:哥谭派报道截图)


本周,该交通机构在2023年初开放的麦迪逊大中央车站(Grand Central Madison)新增了21个长椅,此前该站中层区域未设公共座位。据悉,每张新长椅有两个座位,中间以弧形扶手隔开以防止躺卧。MTA还对座位做出了限制性规定:仅限持票的LIRR乘客使用,且单次使用不得超过90分钟。

这是对去年10月该站中层已安装的14张长椅的补充。LIRR总裁Steven Gonzalez表示,此举是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客流量。33岁Steven从皇后区雷戈公园(Rego Park)通勤来到了该站,他说:“我喜欢它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坐下的感觉不错。对纽约市的上班族来说,这挺舒适的。”

新增座位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近几十年来城市规划者设计车站大厅时往往以阻止无家可归者和闲逛者为目标,最终导致人们无处可坐。

纽约的另一座新火车站——2021年启用的Moynihan Train Hall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例子,在那里,乘客经常需坐在地上候车。

坐在地上等候前往冷泉港(Cold Spring Harbor)的列车的Tim Poovey说:“我理解维护某种美学效果的初衷,但我不认为增设长椅会招致不受欢迎的闲逛行为。”

这种座位有限的情况就是“敌对性建筑”的体现,这种设计趋势可追溯至1970年代建筑师Oscar Newman提出的“可防卫空间”理论。该理论将犯罪率与设计相关联,因为Oscar发现纽约高层住宅项目的犯罪率高于低层建筑。

纽约大学临床建筑与城市学教授Jon Ritter称,在“空旷贫乏”的麦迪逊站增设座位很有必要,但这些座位仍是城市敌对性公共设计的典型案例。

Jon补充说,1980年代起,城市规划者在设计公共空间时就已经将无家可归者的情况考虑在内了。他说,这些场所曾饱受社会问题困扰,如露宿、脏乱和衰败。因此,机构管理者现在仍然对过去曾出现过的那种最糟糕的情况心存恐惧。但随着警力的加强、安全监控的增加,以及一定程度上社会服务的介入,或许无需再如此戒备。

他的观点或许是有道理的。而MTA另有措施防止无家可归者滞留:麦迪逊大中央车站每日凌晨2点至5点30分将对公众关闭。

(编译 Lucy)